我自己本身是蠻喜歡閱讀推理小說的,阿嘉莎‧克莉斯汀是我最喜歡的作家。
很多評論家批評她,覺得她的小說有時對讀者而言不公平,
(就是艾勒理‧昆恩常掛在嘴邊的那一套)
讀者得到的資訊常常不夠多,以致於沒法搶在偵探之前猜到兇手。
但是我欣賞的是她對於人性以及角色情緒的描寫,還有對早期英國莊園生活的深刻描述。
不管是主張「小小的灰色細胞」,擁有獨一無二八字鬍的白羅,
還是寡情的「復仇女神」瑪波小姐(真希望我也有個這樣可愛的姑媽),
在在都讓我對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,
許多判斷人心的技巧,我都是從克麗斯汀的小說裡偷學來的。
而且,在看多了這位謀殺天后的小說之後,
再看別的小說,我已經常常能夠猜出作案的人是誰了。
其他作家的作品,我涉獵的就沒那麼深,
艾勒理‧昆恩的我看過幾本,
由於他主張讀者和偵探必須得到相同的作案資訊的緣故,兇手被我猜中的機率還蠻高的。
雖然他的著作疊起來也是落落長,暢銷的沒話說。但對我而言,看過克麗斯汀的小說,
再來看他的小說,感覺好像味道就是淡了點,實在很難讓人有繼續讀下去的動力。
勞倫斯‧卜洛克的雅賊系列我則是意外地幾乎都看完了。
卜洛克比較著名的是他的冷硬派偵探小說(我一時忘了那個偵探叫什麼名字),
不過個人實在很不習慣冷硬派的風格,老是沒法融入劇情。
雅賊系列雖然是套讀者幾乎完全沒法獲得破案資訊的不公平小說,書中角色的個性卻非常鮮明生動,
不管是每次在偷東西時都會不小心碰上屍體的倒楣主角羅登拔,
還是他的死黨,寵物美容店老闆兼非正式偷竊助手的女同志卡洛琳,
他們的台詞都相當引人入勝,幽默又切中核心的對話看的讓人又好氣又好笑,很過癮。
比那個每次都讓他的奶媽擔心的要死的亞森羅蘋要有人味的多了~
殺手系列偏向中短篇,雖然趣味不過離推理又更遠了。
八十七分局系列是我看詹宏志的推薦試買的,(第一集推廣價99元)
(詹宏志這傢伙居然敢批評我的克莉斯汀,真想踹他兩腳~)
第一集怪盜克理夫和第二集毒販之死剛看完,
這一系列給人的感覺像是在看一齣典型的美國電視影集,
推理意味不濃厚,佈局也簡單,剛開始不久就可以大致猜到兇手是誰了。
比較有趣的一點是,這次破案的偵探不是一個人,而是整個警察分局。
感覺很類似之前東森洋片台播出的一個警察和消防隊員的影集(我忘了名字)。
其他像梅森系列、桶子....等等我大多只看了一本就沒繼續看下去了吧,
只能說不太合我的胃口。
日本的推理小說,我看過一些,只覺得日式的推理小說文字都很「冷」,
雖然劇情不乏佳作,可是越看溫度越低,到最後就真的凍未條了。
朋友推薦的殺人雙曲線很好看,不過看過克莉斯汀的童謠謀殺案應該可以很快的猜出答案。
赤川次郎的小說嚴格上來說不算推理,但是算是比較不冷而有趣的。
至於福爾摩斯和亞森羅蘋,那是小學時候的事了:P
- Jul 23 Fri 2004 10:03
淺談推理小說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